朋友們,當我們習以為常地在Facebook上分享生活、在YouTube上學習娛樂、用Google搜尋世界萬物時,有沒有想過,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,這一切最基本的網路自由,卻是遙不可及的奢望?
對岸的中國人民,生活在一道高聳的「防火牆」內。Facebook、YouTube、Google——這些串聯全球、承載無數資訊與觀點的平台,在那裡是被嚴格禁止的。他們的政府深怕人民接觸到未經審查的外部資訊,深怕開放的交流會動搖其掌控的敘事,於是築起了高牆,將廣大的民眾與世界的自由網路隔離開來。在牆內,只有經過篩選、符合官方調性的資訊得以流通。
然而,極度諷刺的是,這道旨在「保護」中國境內的防火牆,對於阻止資訊「輸出」到牆外,尤其是對台灣的影響,卻顯得如此無力,甚至可以說,它像是個單向閥。
我們在台灣,享受著相對自由的網路環境,理應是資訊開放、多元健康的討論空間。但現實是什麼?我們打開Facebook,可能滑到來自對岸內容農場的假新聞、帶有特定政治目的的洗腦文;我們點開YouTube,推薦影片中充斥著宣揚中國觀點、美化其體制的內容;甚至連使用Google搜尋特定詞彙,有時都會發現大量的搜尋結果被來自對岸的網站佔據,其中不少內容帶有明顯的宣傳或誤導色彩。
這不是正常的資訊交流,這是一場極度不對等的資訊戰。他們可以用國家力量、龐大資金,有組織、有策略地利用我們開放的平台,將他們的論述、觀點、甚至不實訊息,精準地投放到台灣社會,試圖影響我們的認知、分化我們的群體、甚至操縱我們的選舉。而我們,雖然擁有自由使用這些平台的權利,卻彷彿門戶洞開,被動地承受著這股資訊洪流的衝擊。
這種資訊「泛濫成災」的痛苦,在於它稀釋了公共討論的品質。假消息、煽動性內容讓理性討論變得困難;單一視角的重複灌輸,試圖取代多元聲音;惡意的操作,撕裂社會信任。我們被迫花費大量心力去辨識、查證、澄清,耗費在無止盡的「狼來了」遊戲中。
他們關起門來,不讓自己的人民看見外面真實的世界,卻又透過各種管道,費盡心機地想讓我們只看見他們想讓我們看的「世界」。這種雙重標準和資訊操弄,不僅是對網路自由的踐踏,更是對台灣民主社會的侵蝕。
我們珍惜得來不易的網路自由,但自由不等於不設防。當自由的平台被用於進行不自由的資訊輸出和認知作戰時,我們必須提高警覺。
這不是要我們築起自己的防火牆,而是要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,我們身處怎樣一個複雜的資訊環境。培養媒體識讀能力,學習辨識資訊的來源、目的和可能的偏見,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。對於那些明顯帶著特定意圖、試圖煽動或製造對立的內容,我們要學會質疑、查證,並謹慎分享。
我們無法直接推倒對岸那座牆,讓中國人民也能自由連結世界。但我們可以強化自身的資訊免疫力,不讓那堵牆後溢出的資訊毒素,傷害到我們的社會肌理。
自由的網路,應該是連接人與人、促進理解與交流的橋樑,而不是單向灌輸、進行認知作戰的管道。面對這場看不見硝煙的資訊戰,我們的清醒、警惕與公民素養,就是最好的防線。
#網路自由#資訊戰#台灣#中國#防火牆#媒體識讀#認知作戰#假新聞#Facebook#YouTube#Google#數位主權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