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!歡迎來到 AI 繪圖提示詞分享的第二章。
在我們開始繪製一張驚豔的作品前,清晰的構圖場景、風格方向,以及希望傳達的細節關鍵詞是成功的基石。本篇文章將聚焦於「氛圍營造」與「情緒表達」這兩大核心,分享一系列實用的輔助提示詞,幫助你的作品更具深度與感染力。
以下是我在創作過程中經常使用的 Prompt 範例,它們適用於多種不同風格的 AI 模型。不過,請記得不同模型的表現會略有差異,這裡的內容主要作為參考,希望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。若有任何問題或建議,都歡迎留言交流!
✨ 特別加映:特殊瞳孔形狀關鍵詞
在進入主題前,先分享一個可以快速改變角色神祕感或特殊風格的技巧:
(X_X pupils, X_X, colored sclera, black sclera)
壹、氛圍與光影提示詞 (Atmosphere & Lighting)
光影是畫面的靈魂,它能直接定義作品的調性與氛圍。
✅ 1. 光線與氛圍渲染 (Emotional & Atmospheric Rendering)
soft-lighting: 柔和的光線,如清晨陽光透過窗簾、寧靜的室內。
backlight-glow: 背光輝光,適合營造夕陽下的人物剪影或夢幻場景。
emotional-atmosphere: 情緒氛圍,可用於愛情、矛盾、焦慮等充滿情感張力的場面。
hazy-background: 朦朧背景,例如霧氣中的山景、模糊的城市街景。
pastel-colors: 粉彩色調,適用於少女感、夢幻花園等柔和色彩的風格。
glowing-eyes: 發光的眼睛,用以表現神祕、超自然、或深情等情緒。
sparkles: 閃光點綴,為畫面增添浪漫、幻想的氛圍。
dreamy-look: 夢幻般的神態,描繪人物沉浸於幻想中或帶有溫柔的眼神。
cinematic-lighting: 電影感光影,適合需要戲劇張力的場景,如舞台、都市夜景。
glowing-aura: 發光的氣場,展現神祕、超自然或魔力的氛圍。
misty-atmosphere: 迷霧氛圍,適合森林晨霧、山間雲霧等朦朧環境。
✅ 2. 燈光類型總匯 (Lighting Types Summary)
surreal-lighting: 超現實光效,如夢境、魔法或未來世界。
ethereal-glow: 空靈光輝,表現仙境、天使、神祕場景。
soft-focus: 柔焦效果,適合人物特寫、家庭溫馨場景。
smoke-effects: 煙霧效果,如街頭迷霧或舞台表演。
foggy-background: 霧氣背景,營造朦朧感、祕密氛圍。
light-flares: 光暈效果,模擬太陽光、鏡頭反光。
reflective-surface: 反射表面,如水面、鏡子、雨後街道的反光。
magical-glow: 魔法光輝,適合魔法物品、奇幻天空等場景。
golden-hour-lighting: 黃金時刻光線,如日落海邊、鄉村黃昏。
heavenly-glow: 天使光芒,表現宗教感或神聖的氛圍。
neon-lights: 霓虹燈光,適用於都市夜景、電馭叛客 (Cyberpunk) 風格。
warm-tones: 暖色調,如火爐邊、黃昏光線,營造溫馨感。
cool-tones: 冷色調,如冬季場景、表現安靜沉穩的氛圍。
vivid-colors: 鮮豔色彩,如節慶、派對、流行藝術。
ambient-lighting: 環境光,用於自然光線渲染,如日光或室內背景光。
spotlight-effect: 聚光燈效果,用於舞台焦點或使人物突出。
chromatic-aberration: 色差效果,增加藝術感或夢境般的失真視覺。
✅ 3. 柔和與夢幻感 (Softness & Dreamy Effects)
misty-light: 迷霧光線,帶有柔和的穿透感,如森林清晨。
dreamlike-atmosphere: 夢幻氛圍,適用於幻想世界、童話感場景。
soft-glow: 柔和光輝,如金色的日光、溫暖的室內燈光。
subtle-light: 細微光線,適合低調、精緻的場景。
delicate-light: 精緻光線,如細膩的室內環境或灑落的柔陽。
soft-shadow: 柔和陰影,營造溫馨或寫實的柔和空間。
fuzzy-background: 模糊背景,用以突出主體人物,打造夢幻肖像風格。
cloudy-glow: 雲霧光輝,如夜空透出的光或高山晨霧。
blurry-effect: 模糊效果,如輕霧渲染、淺景深鏡頭。
whimsical-light: 奇幻光效,適合充滿幻想、異想天開的光線場景。
glow-in-the-mist: 霧中光輝,營造神祕柔和的森林或空靈之境。
serene-atmosphere: 寧靜氛圍,如湖邊日出、靜謐的室內。
vintage-light: 復古光線,如老街的燈光、舊時代的室內照明。
airy-feeling: 空氣感、輕盈感,如裙襬飄動、微風吹拂。
gauzy-light: 薄紗般的光線,如透過窗紗的柔和日光。
delicate-glow: 纖細光輝,如燭光、微弱燈光的細節。
ethereal-light: 空靈光線,適合夢境、極光、仙境等視覺。
soft-bokeh: 柔和虛化效果,常用於花朵、人物背景特寫。
hazy-glow: 朦朧光輝,適合夢幻或神祕場景的氛圍渲染。
dreamy-softness: 夢境般的柔和感,如甜美的花園、溫馨的場面。
misty-haze: 迷霧般朦朧感,如電影感的清晨、霧中漫步。
📌 4. 複雜光效與自然現象 (Complex Light & Atmospheric Phenomena)
rim-lighting: 邊緣光,常用於逆光下的人物邊緣高光描繪,以突出輪廓感。
volumetric-light: 體積光,常用於森林光束、教堂窗光穿透塵埃等,營造神聖氛圍。
god-rays: 上帝光(神光),指穿透雲層或樹林的放射狀光柱,適用於莊嚴、奇蹟感的畫面。
underlit: 由下往上打光,可營造恐怖、戲劇張力或舞台效果。
overexposed-light: 過曝光線,適用於強光、極白的場景,如純淨的天堂感。
reflected-light: 反射光,用於玻璃、水面或鏡子反射環境,以增強氛圍。
caustics-light: 波光粼粼的光影,常見於水下或水邊的反射圖案(如泳池底)。
glinting-light: 短暫閃耀的光點,用於金屬、寶石、眼淚、陽光反射等。
crepuscular-light: 暮光光效,指黃昏時的低角度光線,溫柔又富有情緒。
candle-lit-scene: 蠟燭照明,可創造暗場景下的高對比、溫暖人文情感或古典氛圍。
🎬 5. 電影鏡頭與敘事氛圍 (Cinematic & Story-driven Mood)
low-key-lighting: 暗調光影,戲劇性高,常見於懸疑、黑色電影氛圍。
high-key-lighting: 高調光影,柔和明亮,適合夢境、婚禮、童話場景。
harsh-lighting: 強烈直射光,適合表現夏日的灼熱感或焦躁氛圍。
desaturated-light: 褪色光感,用以強調懷舊、冷淡、悲傷的畫面。
twilight-glow: 黃昏光輝,冷暖對比色,適合回憶、告別、落日等場景。
noir-lighting: 黑色電影光影風格,極致的明暗反差,適合懸疑驚悚題材。
silhouetted-figure: 剪影角色,配合夕陽或強背光,營造神祕或孤獨的氛圍。
refraction-effects: 折射光效,如透過玻璃碎片、淚水所看到的視覺特效。
halo-effect: 光暈效果,用於天使、神聖人物、閃回場景的環形光圈。
lens-distortion-light: 鏡頭扭曲光效,營造夢境、回憶、異常空間感。
貳、人物姿態與情緒提示詞 (Character Pose & Emotion)
透過角色的姿態與表情,可以無聲地講述一個深刻的故事。
✅ 1. 姿態與身體語言 (Pose & Body Language)
standing-nervously: 緊張地站立 - 適合人物焦慮不安的場景,如考試前或公開演講。
curling-up: 縮成一團 - 適用於感到害怕或不安的情感場景,表現孤獨或自我保護。
leaning-back-in-fear: 害怕地往後仰 - 適合人物恐懼、躲避的場景,如面對威脅時。
sitting-shyly: 害羞地坐著 - 適用於表現羞怯、內向的場景,如第一次約會或社交場合。
looking-away: 視線移開 - 適合展現害羞、迴避目光的情感,如尷尬的場景。
clutching-chest: 抓住胸口 - 表現驚慌、心痛或情感爆發。
hands-clasped: 雙手合十/交握 - 傳達祈禱、緊張等待或羞怯的情緒。
covering-face: 捂住臉 - 表現害羞、崩潰或痛哭。
looking-down: 低頭 - 象徵沉思、自責或羞愧。
crouching: 蹲下(戰慄或躲藏) - 表現恐懼、壓迫感或無助。
sitting-on-ground: 坐在地上 - 傳達失落、沉思或疲憊感。
reaching-out: 伸手觸碰 - 象徵渴望、尋求幫助或情感的呼喚。
hands-in-pockets: 手插口袋 - 表現內斂、懶散或不安。
arms-wrapped-around-self: 抱住自己 - 展現自我保護、寒冷或孤獨。
biting-lip: 咬唇 - 表現緊張、猶豫或壓抑的情緒。
hand-on-head: 扶額/撫摸頭部 - 傳達疲憊、困惑或焦慮。
gripping-object-tightly: 緊握物體 - 表現緊張、不安或克制。
resting-head-on-knees: 把頭靠在膝蓋上 - 象徵無助、崩潰或放空。
✅ 2. 內在情緒與心理狀態 (Inner Emotions & Psychological States)
inner-conflict: 內心矛盾 - 適用於表達人物內心的衝突和掙扎,如決策時的猶豫。
emotionally-overwhelmed: 情緒崩潰 - 適合情感壓力過大、無法承受的場景,如失落或悲傷。
longing-gaze: 渴望的目光 - 適合表現愛情或追求慾望的場景,如凝望遠方或心儀的人。
emotionally-detached: 情感抽離 - 表現為面無表情、冷漠的視角。
accepting-fate: 接受命運 - 傳達無力反抗、帶有悲劇感的接受。
lost-identity: 失去自我 - 可用面孔模糊、精神迷失的視覺來表現。
✅ 3. 情緒化動態 (Emotion-Driven Actions)
running-away: 逃跑 - 表現懼怕、試圖逃離過去。
collapsing-to-knees: 跪倒 - 象徵情感重壓下的崩潰、失落瞬間。
standing-alone-in-rain: 雨中獨站 - 營造孤獨、痛苦、自我審判的感覺。
walking-with-head-down: 垂頭走路 - 表現心理沉重、自卑。
falling-apart: 崩潰瓦解 - 指情緒失控、身心俱疲的狀態。
參、環境與氛圍增強提示詞 (Environmental & Mood Enhancers)
有時候,環境的細節更能烘托出主角的情緒。
🎬 1. 細微環境情緒 (Subtle Environmental Details)
rustling-leaves: 葉片輕微晃動 - 適合戶外清晨、夜間風聲。
gentle-rain: 細雨 - 帶來柔和與憂鬱之感。
thunderstorm-light: 暴風雨的閃電照明 - 適合緊張、混亂的氛圍。
flickering-shadows: 陰影閃爍 - 營造不安或恐怖的場面。
wind-blown-hair: 被風吹起的髮絲 - 適合表現動感與憂鬱情緒。
echoing-steps: 迴響的腳步聲 - 營造孤獨或密閉空間感。
🎬 2. 畫面質感與粒子氛圍 (Texture & Particle Effects)
dusty-ambient: 帶有塵埃的空氣 - 適合古老的室內、廢墟或倉庫。
floating-pollen: 飄散的花粉微粒 - 營造春天、浪漫感。
subtle-grain: 畫面顆粒感 - 適合復古、電影感的渲染。
oil-paint-texture: 油畫質感 - 提升畫面藝術感。
water-splash-effect: 水花濺起的效果 - 適合戲劇性的動作鏡頭。
🎬 3. 情緒化場景 (Mood Scenery)
abandoned-setting: 廢棄的環境 - 適合營造孤獨、荒涼感。
cluttered-room: 雜亂的空間 - 可用以表現混亂的心境。
sun-dappled: 斑駁的陽光 - 適合寧靜的午後氛圍。
neon-reflections: 霓虹反射 - 適用於電馭叛客風格的夜間情緒。
underground-light: 地下光源 - 適合神祕、冒險感。
fireworks-glow: 煙花光輝 - 可表現慶祝背後的孤獨感。
🎬 4. 進階視覺語境 (Advanced Visual Context)
split-lighting: 半面光照 - 突出角色心理的對立或矛盾。
mirrored-reflections: 鏡面反射 - 適合表現內心分裂或自我對話的主題。
slow-shutter-effect: 慢快門拖影效果 - 用以突出速度感與強烈情感。
time-lapse-motion-blur: 時光流逝的動態模糊 - 適合回憶或夢境的段落。
vignette-darkening: 四周漸暗效果 - 使焦點集中在中央的情感主體上。
希望以上整理的關鍵詞能對你的 AI 繪圖創作之旅有所幫助。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不斷嘗試與組合,快去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獨特風格吧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