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物獵人荒野弓箭手指南

弓箭手詳細教學設定

魔物獵人荒野中的弓箭手,是一把需要運用屬性、蓄力、與精準操作的武器,版本更新也會對玩法產生影響。以下是弓箭的詳細機制、戰鬥技巧、配裝與設定建議:


一、 弓箭基本機制 (Bow & Arrow Basic Mechanics)

  • 傷害計算與動作值 (Damage Calculation & Action Values)

    • 傷害計算公式涉及物理與屬性分開計算,還需乘上魔物的肉質與屬性吸收。
    • 動作值」代表該動作本身的傷害倍率,有助於判斷攻擊強度。
    • 蓄力階級 (Charge Levels):攻擊會隨著蓄力階級提升而變痛,目前最多三序蓄力。
      • 平A上箭 會提升蓄力階級。
      • 電部」 (Electric Dash/Dash Bow) 會繼承蓄力階級但不會提升。
      • 若連招中沒有平A,就不會提升蓄力。
    • 各攻擊動作值範例 (依蓄力階級一到三)
      • 迅雷閃:9 (箭數)。
      • 平A:9 (一隻箭),上箭後為12 (三隻箭)。
      • 鋼射:9 (三隻箭),上箭後為9 (五隻箭)。
      • 飛燕射擊:9 (三、四、五隻箭),上箭後為9 (五隻箭)。
      • 鋼連射:12, 13, 14 (四、五、六隻箭),上箭後為15 (箭數)。
      • 龍之千矢:18 (16隻箭),不吃蓄力倍率,上箭後為21 (七隻箭加爆炸)。
      • 龍之一時:23 (貫通第八下開始減傷,第十七下開始不減傷),不吃蓄力倍率,上箭後為27 (加爆炸)。
      • 剎那龍石:16,上箭後為19 (傷害較低,會讓最中間爆炸)。
      • 曲射:8, 9, 0 (一、二、三隻爆炸箭)。
      • 追蹤箭 (最終鍵/上箭):本身動作值25。
  • 能量與耐力管理 (Energy & Stamina Management)

    • 能量回覆方式:金回GP、龍屎、未上箭的鋼射。上箭後的平A之間也會回能量。
    • GP (Guard Point / 金回GP)
      • 普通GP回一點耐力跟能量。
      • 金回GP 回耐力跟快一格能量。
      • GP設定為無敵,比拉距離躲避更安全,建議主動去吃招。
      • GP可以從打擊點往外,也可以從外面去撞打擊點。
  • 取消機制 (Cancellation Mechanisms)

    • 最終鍵取消與飛燕取消已被移除。
    • 正式版加快了主要動作,減少練習取消的時間。
    • 目前仍保留的取消動作有:A消電A鋼取消戰鋼取消裝平大取消剛剛鋼連射取消

二、 戰鬥技巧與連招 (Combat Techniques & Combos)

  • 基本概念與打法 (Basic Concepts & Playstyles)

    • 弓箭是需要屬性的武器,但目前版本屬性倍率不佳,機械武器多選擇 白字 (物理傷害) 或 彗星 (技能)。
    • 「不上箭」打法:在不裝追蹤箭的情況下,是節奏最好、最快的打法。對於瞄準苦手或新手,仍可先上箭,因為打到白字是賺泡槍。
    • 「上箭」(追蹤箭) 打法:需要輪轉上箭與裝瓶。追蹤箭有時間限制。正式版追蹤箭共可打六組A鋼剛。
    • 追蹤箭施放位置:應放在魔物弱點,例如護屁獸上兩隻手,黑石龍上頭部。
    • 上箭時機
      • GP上箭:能避免上錯位置。
      • 上瓶GP:利用等待招式的空閒時間,沒瓶子就裝。
      • GP上中瓶A鋼:用於剛好要躲避招式且沒瓶子、沒箭的情況。
      • 在魔物硬直或確定軌跡上施放,例如黑石龍吐中間那顆火球的同時上箭。
      • 當箭或能量快沒了的時候上箭。
  • 連招範例 (Combo Examples)

    • 基礎連段:A、飛燕、鋼剛。
    • 黑石龍立回連招
      • 若剩餘七瓶:拉一A鋼剛GPA鋼
      • 若剩餘四瓶:上屏A缸GPA鋼
    • 不上箭開場連招牽A剛paaGGP aaAaGP
    • 耐力用盡時的連招拉一A剛剛拉一AA剛剛 (仍能打出滿序A鋼剛)。
    • 遠距離連招:飛燕連招優於電A電A拉距離。
      • GP飛燕剛剛GPA鋼電A電飛剛剛拉一A電飛燕剛剛
    • 倒地輸出連招電A剛剛LOP電A剛剛電剛剎那龍屎接龍屎
    • 偷傷害連招:在等待招式的劍隙中,AAA剛剛 很好用。
    • v1.1 更新後龍倒地最大輸出
      • 原連招:A鋼剛接兩個電A鋼剛 (約2000傷害)。
      • 新連招:將最後一個電A鋼剛的最後一下改成 龍之千矢 (約2500+傷害)。龍之千矢後搖長,但可透過電部取消。
  • 集中攻擊的應用 (Focus Shot Applications)

    • 空發集中劍:可用於打落石,距離很遠。
    • 解放傷口派生:可接龍石。
    • 解放傷口霸體:在魔物倒地準備起身等動畫未結束時,可利用霸體吃龍的攻擊,同時具有擊飛判定。
    • 搭配大爆桶:可透過派生的龍石引爆傷口,避免集中劍未到傷口就飛出去。

三、 配裝與技能 (Equipment & Skills)

  • 武器選擇 (Weapon Selection)

    • 弓箭是屬性武器,但目前版本屬性倍率未達最佳,機械武器多選擇 白字彗星
    • 物理攻:適合索任龍 (屬性吸收差)。
    • 屬性攻:適合黑石龍 (物理攻效果不佳)。
    • 目前版本武器推薦裝備 達人三超心三四雞蛋或聖彈
    • 機械弓箭零件建議:三攻擊零件五攻或四會
    • v1.1 新出的泡胡弓與白刺弓,因瓶子或技能不符,目前不推薦。
  • 瓶子類型 (Bottle Types)

    • 近擊瓶倍率1.8強擊瓶倍率1.5
    • 近擊瓶貼近魔物使用電A會打出白字。
    • 目前版本近擊瓶不吃心眼。
    • 若使用屬性轉換,所有五個屬性都建議使用近擊瓶。
  • 技能與套裝 (Skills & Armor Sets)

    • 通用裝:若未特別說明指定弓箭,配裝與武器可以隨意更換。
    • 基本技能:早期會提到「三弓兩會」、「四顆早氣」。
    • 「屬性轉換」:適合打得快且可GP屬性攻擊的魔物 (如煌雷龍)。
    • v1.1 更新後的挑戰者制服 (Challenger Set)
      • 圍條:2白兔頭、身或索任手、BA黑石腰、背塔痛級呼。
      • 相比v1.0:多1點挑戰者、多1點回復速度、更多一擊動。
      • 配法一:挑戰5+級1。
      • 配法二 (傷害較高):挑戰4+級1+連級1。
      • 配法三 (傷害最高):挑戰3+巧期1+連級1+逆襲擊3。
      • 二機動變化:兩顆防音、或兩顆擊奈回、或轉服1奈回1、或逆襲1耐回1。
      • 轉服1:屬性傷害+5% (適合屬性武器)。
      • 逆襲1:+10傷害 (逆襲2很差,要麼1要麼3)。
      • 一級動變化:提出道具使用強化1、或提出道具使用強化3 (拔掉兩顆體數換持續珠,藥品buff時間+50%)。
    • v1.1 更新後的四黑石套裝 (Four Black Stone Set)
      • 微調:身體換成白身,桌子不變。
      • 等於將連級1換成挑戰2,適合白刺龍 (因其會一直生氣,傷害更高)。
      • 原有的四黑石套裝仍可繼續使用。
    • v1.1 更新後的拉屎裝 (Dragon Moment Set)
      • 因應白刺龍,將耳塞塞到3。
      • 龍屎基本沒砍,仍能造成700左右甚至1400+的傷害。
      • 不推薦渾身er。
      • 二級動變化:逆襲3、或耳塞3、或吃孤3。
    • 「蓄力大師」:v1.1更新後鋼射也能吃到傷害徵服。
    • 貨屁獸:可把一顆超心換成「特色」讓龍之千矢更痛。

四、 通用攻略建議 (General Gameplay Tips)

  • Buff管理 (Buff Management)

    • 鬼人三劍套、鬼人種子、鬼人粉塵、鬼人藥大:可在大本營先吃再接任務,可卡住時間。
    • 按住手把L1可查看左上角buff剩餘時間。
    • 頭植物也可在大本營先裝好,按瞄準+L3可直接射擊。
  • 道具使用 (Item Usage)

    • 推薦攜帶:閃光彈、誘導彈 (控場與流怪)。
    • 接近物品 (Approach Items):服裝藥、陷阱、補貨玉、解毒藥、打消種子 (解水狀態)。
    • 回復藥可攜帶秘藥,並攜帶材料合成閃光彈和秘藥。
    • 按L1+R2可直接拿著武器穿衣裝。
    • 魔物未發現且模組在地上時,可從後面使用吃極息這個技能的動作。
  • 魔物應對 (Monster Engagement / 立回)

    • 理解每隻龍的「立回」(攻防節奏),即如何迴避招式並在硬直時間內塞入連招。
    • 例如索任龍捲地板接下鎖鏈,第一個GP後只能A不能A鋼,但牠下來那一下就是可以鋼連色的招。
    • 針對煌雷龍:避免靠太近其閃電派生。利用閃光彈使其停在天上三次。打破翅膀可使其倒地。不吃麻痺陷阱,只吃落穴。
    • 針對白刺龍:機制與索任龍相似。若要打快,仍需屬性轉換。

五、 控制器與顯示設定 (Controller & Display Settings)

  • 控制器設定 (Controller Settings)

    • L1/R1 與 L2/R2 互相交換。
    • R3 奔跑關閉。
    • 視角與瞄準都設為14。
    • 未用陀螺儀,但建議練習。
  • 顯示設定 (Display Settings)

    • 線性視野調到最寬。
    • 若覺得畫面太忙,可調成21:9。

六、 社群資源 (Community Resources)

  • 清玉KTOAO 的Discord群組提供魔物獵人討論、語音、TA片分享、配裝交流以及約戰區。

希望這些詳細的教學設定能幫助您更好地掌握弓箭手!




留言